第38章 上朝(1/1)

宫中鼓声过四,皇帝身边的总管太监福宝捧着龙袍毕恭毕敬立在床榻边,“陛下,时辰到了。”温香软玉的被褥中探出一只手,摆了摆,示意知道了。

皇帝虽说年纪大了,多疑多虑,这一生无功无过,在政务上还算勤恳。哪怕再宠爱郦妃,也不曾为了郦妃歇过一日早朝。

郦妃从侍者手里接过毛巾,试了水温,润好巾帕,半跪在皇帝面前给他净脸。一边柔声道,“秋天气躁,臣妾让人炖些银耳汤给陛下补补身子。下了朝臣妾就差人送过去。”

“嗯。”皇帝闭上眼,由着太监替他换上龙袍,说道,“下了朝,让老三老四老五到御书房来。”

太监应下,郦妃柔和地笑着道,“那臣妾让人多备一些。”

皇帝握着郦妃柔嫩的手,反复摩挲,道:“这宫里也就你最贴心。”

“哪里的话,”郦妃轻笑,唇边绽放一个小小的梨涡,美的温柔似水,“臣妾乃一介女子,不懂得朝廷上的事情,不能替皇上分忧,只好不舔皇上顾虑了。”说着,她接过宫人递过来的外袍,给皇帝披上,拢了拢领口,“陛下,清早天凉,多添一件罢。”

皇帝点了点头。

福宝恭维道,“陛下和娘娘真真伉俪情深,乃宫中佳话。”

郦妃掩嘴轻笑,脸颊绯红。恰如陷入爱恋的妙龄女子。皇帝瞧了一眼福宝,道,“就你会说话。”福宝一脸憨厚的笑意,殷勤的领了灯走在前头。

滕郦宫的大门被推开,外头的凉意往里袭来。皇帝走出两步,又停下脚步,回头对依靠在门边痴痴望着他的郦妃道,“天凉了,爱妃先进去吧。”又对滕郦宫的下人吩咐,“去内务府领些炭火来。”

“是。”下人领了令。

等皇帝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消失在视野里,郦妃脸上的笑容收了起来,招了先前得令去内务府领炭火的下人进来。

“传话给韬儿,皇上今天找他们谈话,让他们无论如何都要把话咬实了。”郦妃道。

下人问道,“娘娘,这个月的份例已经超了,再去内务府领炭火,怕是皇后那头……”

郦妃冷笑一声,放下手中的茶盏,“那就不领了罢。回头皇上问起来,就说本宫担心后宫姐妹们入冬炭火不足,分派了下去。”

“是。”下人退了下去。郦妃想着昨夜皇上的话,陷入沉思。

大理寺魏正卿连夜调查,城门一开就匆匆赶回来,此时风尘仆仆的跪在大殿上,面色凝重。

“魏爱卿,你说说怎么一回事。”皇上威严道。

“启禀陛下,此事怕与北方鞑子有关系。”魏大人严肃,“只怕是细作已经在京城周遭扎了根。”

永昌伯闻言按捺不住,忍不住出列道,“小女是跟随皇后礼佛出的事,这怎么又好端端的扯上了北方鞑子?魏大人怕是随口找了个替罪羊吧。”

“启禀父皇,”霍烨眼珠子一转,道,“三皇兄在灵台寺崖下发现一处极为隐蔽的谷地,寻常人周遭走动一来二去都发现不出异常,皇兄认为,那极有可能是鞑子用来藏兵的地方。”

霍骁附议道,“正是,父皇,儿臣认为,那处谷地极好,若是被鞑子利用着实是心头大患,不若改建为狩猎场,一来将其纳为己用,二来绝了鞑子的念头,三来母后诚心向佛,来往礼佛也甚安全。”

皇帝想了想,问道:“户部怎么看?”

户部侍郎道,“国库尚有余盈,只是这年末将至,北方鞑子入侵,除去军饷,剩下的不足以修建狩猎场。”

皇帝是个喜好打猎之人,霍骁一番话诱的他心里痒痒的,遂道,“此事压下暂议,待年末各方朝奉再说。”皇上瞧了一眼魏正卿,道,“魏爱卿接着说。”

魏正卿道,“谋害永定伯永昌伯家小姐的,经臣推断和鞑子有关,而伤害康平候小姐的凶手已被缉拿自尽。”他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皇上的脸色,道,“微臣有个荒诞的猜测,不知当讲不当讲。”

“有话就说。”

“臣私以为,鞑子在京城必有内应,且内应……又可能为达官贵族。”

此话一出,引起轩然大波。

永昌伯气的脸色发青,顾不得礼仪指着魏大人道:“魏大人这话什么意思?难道是我们勾结鞑子叫人杀害自己的孩子吗?”

魏大人面不改色,“在下可并无此意,永昌伯何出此言?”

“皇上!臣以为魏大人此番实在推脱关系。”永定伯出列道,“请皇上明察!”

“……”

“够了!”皇上翻了一眼魏大人递上来的奏折,将奏折往地上狠狠一甩,喝道,“都给朕闭嘴!”众人吓得连连跪在地上请恕罪,皇上怒道,“永昌伯你好大的胆子,当真以为朕什么都不知道吗!清涯县县令贪污私增赋税,收来的赋税有多少是进了你的囊中?清涯县一脉官员是你一手提拔的,有多少是贪污受贿的?朕不信你不清楚!江西巡抚楚爱卿的密折里写的一清二楚。你还当朕是傻子吗!”皇帝气的站起身走下龙椅,“一个世袭伯爵,收那么多银子用来干嘛?江州知府勾结寇贼,擅自养兵的钱从哪里来?江州知府是你娘婶家人,朕不信他勾结外贼你不知情!”

永昌伯惊得瘫软在地,不敢出声。

“你们一口咬定是不是鞑子干的,证据就在面前还敢糊弄朕?是不是怕朕查到你们头上!查出你们里通外国啊!”

“微臣知罪!请皇上恕罪!”永昌伯连声求饶。

“朕念在你们失了亲人份上,不予重罚,罚俸三月。”

“谢皇上恩典。”永昌伯和永定伯连连谢恩。原本还想借机向皇上讨些好处,可谁曾想到,楚承仁一封密折将好处奏飞了,不但如此还引来了责罚。永定伯和永昌伯对这个江西巡抚楚承仁更是厌恶到骨子里去。

最恨的还是永昌伯。楚承仁这一番南巡视察,将自己的一手安插的嫡系人脉拔得一干二净,将自己贪污受贿一事抖露出来。幸好当时人手撤得及时,和寇贼交好的底细没被楚承仁抓住把柄。永昌伯暗自心惊,看来日后要小心行事。这个楚承仁真是碍事。永昌伯思索着,眼中有戾色闪过。

魏正卿的奏折里附带了楚承仁调查的证据,看上去自然比口说无凭的永昌伯要可信的多。既然皇上提到了楚承仁,魏正卿便顺着开了这个口,“启禀陛下,臣以为,楚大人不日归京,清查鞑子内应之事可交于他。”

“朕也正有此意。”皇帝点点头,“魏爱卿,此事交由你和楚爱卿共同负责。待他归来后再作细议。”

兵部尚书开口,“臣有本要奏。”

“说。”

“臣以为,若当真如魏大人所说,那么今年鞑子的进犯不得不放在心上。边防部署可提上行程。”

“霍骁,你认为呢?”皇帝看了老老实实站在前头的霍骁一眼。

“儿臣认为,鞑子必有大动作,承蒙圣上隆恩,西北风调雨顺,收成良好,这些年鞑子有些收敛,想来必定是在养精蓄锐,寻找合适的时机进犯。儿臣以为不如想让朝中将士练练手,先措他一波威风再一举消灭。”霍骁道。

皇帝皱起眉头,显然有些犹豫霍骁的提议。

皇帝从政只求无功无过,太劳民伤财的事情总是担心死后史官记上一笔,留下不好的名声,总要思虑再三。霍骁的提议固然有道理,但难免有些冒进和伤财。皇帝心里惦念着自己的那个狩猎场,在财政这块难免上了几分心思。

前一世,鞑子是在今年入冬之际第一场暴雪开始进犯大辰。那时候他刚被赐婚却不得不率兵出征。这场战役不痛不痒的,倒也拖了小半年。朝中的军需被一拖再拖,自然打的有些吃力。而最大的辽北战役,实在成亲后四年才爆发的,打了足足的三年的时间。霍骁这一世心头有了自己的计较,恨不得早早地和楚忻韵完婚将她护在自己手中。在讨伐鞑子的事情上自然没有前世那么积极。

皇上沉思片刻,道,“兵部和户部明日理个章程过来,这件事需要详细计议。霍骁,下了朝随我到御书房。”霍骁接了令。

各位大臣见朝中气氛稍稍转好,但皇上一幅若有所思的样子,见状心里有些小九九的也不敢说。

宋安看了看怀中揣着的折子,和霍烨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将怀中的折子往下按了按。

今日的朝议在龙颜大怒下压下去一半,原本要耗费一个早上的光景,没多久就下了朝。朝中官员们三三两两的走散开。

宋安瞅着空,凑到霍烨身边,装作是巧合的样子,一边漫不经心的和别人闲聊几句,走到拐角,道,“皇子可有打算拉拢永昌伯?”

霍烨心里头还盼着能和楚家结亲,自然不会招惹楚家的对头,说道,“父皇对永昌伯起了疑心,这种人用不得。”他吩咐道,“找些人手将那里的痕迹擦抹干净,灵台寺后面那堆浑水,可一点都不要沾上。”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