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升级,做父亲(1/1)

宋太平调来温祥瑞总执行官亲自带领天文物理团队,协助机械生命体田薇攻克地王星、白蛟星、蓝梦星、飞霞星、战神星、天平星这六颗行星地心磁场改造问题,自己则是赶往VX168行星上人族武器研究总署,检查由纳摩尔星科技为基础,霍布斯族和卡卡莫尔族太空战舰技术为辅助的三款新型战舰研发进展情况。

太空多功能战列舰,具有战场指挥、主火力输出、大型仪器搭载、支持一百万人族补给生态循环,是太空战中以战养战、最为关键的太空战舰类型;太空坚盾护卫舰,这种太空战舰移动速度快,厚达一百公里的记忆金属防护层,无惧星系级别以下的各种武器攻击,其任务就是在发现敌情和舰队行进中,担任护卫任务,挡住外来的攻击,并可以和其他太空战舰合体,发挥攻防一体的优势,是一支太空舰队的装甲;蜂巢机甲舰,这种太空战舰自身火力有限,其主要战力输出是这些功能各异的太空无人机甲,相对于那些动辄上百公里长度的太空战舰,这些十米高度的太空无人机甲形态就小了很多,以十架太空无人机甲换敌人一艘太空战舰,还是比较合算的,因而,这也成为太空战中的主力舰。

这三种太空战舰是各人族驻扎的居住星球和矿物星新太空守护舰队的标准配备战舰,在太空战中个人英雄的作用越来越渺茫,集团联合作战优势逐渐彰显出来,太空舰队实际早作者由机械生命体田薇完成,曾经让很多人族同胞发表了威胁论的论调,但是,当前往纳摩尔星探索的太空探索器,发回纳摩尔星现在已经成为一颗火山爆发频繁、电磁风波肆虐、没有任何生命体的荒芜星球,人族对机械生命体田薇的排斥声音便消失了。

在太空战中并非全靠田薇就可以完成的,依旧需要太空战战略参谋,驻扎在太空战舰上的机甲战队、机甲维修队以及由玉灵族担任的通讯控制官(负责对敌方指挥信号干扰),成为了每支太空战舰的机组成员新标配。

在天平星改造建设舰队遭遇了小股流窜过来的太空海盗,被田薇用两秒时间全部歼灭,给人族敲响警钟,不准太空运输独自在太空航行,务必在太空战舰的护送下完成,或者直接乘坐太空战舰进行太空航行,同时对各颗正在开采的矿物星,加强了太空战舰巡逻和地面防空火力守护。

宋太平和肖潇的爱情结晶,宋坤宇和宋坤法出生。一家人高兴不已,宋安民亲自指导孩子的喂养和肖潇的产后身体调理,升级为父亲的宋太平立即致电问候了一下肖潇身体状况,又在太空中繁杂事务中抽空给父亲发了一份培养孩子能力的方案:

一个孩子,头球技术基本为零,

跑步总是落在最后,却一直坚持练习。

因为,他的妈妈转告他:教练认为他很努力,

只要再努力一点点,就可以了。

孩子将这种认可,当做一种激励,

于是每天练习头球,射门,带球,跑步,

直到有一天,他在比赛中,以关键性头球,

为球队扳平比分。

他永远都不会知道,教练的原话是:

孩子头球技术基本为零。

幸运他有一个睿智的妈妈,

才没有因为教练的放弃,造成孩子的自我放弃。

可在身边,这样的妈妈并不多,

更多的父母,选择简单直接的奖励或体罚。

有个同事,为了激励女儿学习,每次考试之前,他都会许诺:“如果你这次语文考一百分,我就带你去迪斯尼玩一天。”

“这次期末考试如果能进年级前二十,暑假我们就去外地旅游。”

“如果你能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爸爸就送你一个ipad。”

现在女儿已经四年级了,

各种各样的奖励都试过了,

孩子却对学习越来越提不起劲。

小考之前,女儿又问他:

爸爸,这次考试,你准备奖励我什么啊?

同事说:只是一个小测试,就不奖励了。

没想到,女儿不干了,急吼吼地怼他:

那读书考试还有什么意思呢?

学习原本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奖励却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

我是为了爸爸妈妈才学习的。

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

儿童生来就有好奇心,

他们越是不断探索周围世界,了解周围世界,

就越能从中得到满足。

换句话,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

就是学习本身给孩子最大的奖励。

董卿曾在采访中谈起过儿子:

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就去做什么样的人。

说这句话的时候,

董卿已经凭借《朗读者》很红了。

可在这之前,她也和无数的产后妈妈一样,

陷入育儿的琐碎和迷茫中。

她的动力,来自于那份“想让自己变得更好”。

尽管初建《朗读者》时,

“一个念头在脑中,两页策划在手上,

三个散兵起步,四处磕头化缘”,

常让她处于绝望的边缘,焦虑失眠,

但每个天亮时分,

她又是那个阳光坚韧的制作人。

她不想自己的世界里只有孩子。

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

让孩子看到一个不断成长的妈妈,

而这,也是董卿自己的父母传承给她的。

心理学上,源自个人需要的内部动机,

称为“内驱力”。

唯有自我产生“内驱力”,

才能对自己做的事情产生持续的热情,

并对此坚持不懈地努力。

而那些缺乏“内驱力”的孩子,

最后要么因为无法坚持而放弃,

要么始终只能保持在中庸。

奥苏伯尔说:内驱力,一方面源自兴趣,

另一方面源自梦想。

找到和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就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支持孩子尊重梦想。

选择自己所爱,并热爱下去

古语说:做一行,爱一行。但其实,这很难。

我大学的时候,

在一所重点院校计算机专业学习,

硕士毕业去了院校当数据库老师。

我的本职工作就是做和教信息系统,

可是,十多年了,我始终无法爱上它。

我兢兢业业地上课,写论文,做课题,

但也仅此而已。

对于编程,能不触碰,我尽量不触碰。

想想真是可怕,十多年了,

我的编程能力还只停留在硕士毕业时的水平。

然而,当我确定以后要职业写作,

只花了两年业务时间,

我已经看了不下于60本相关背景和技巧的书籍。

为了让写作更加理性,还特意去学了心理学,

当心理咨询师。

为了丰富写作素材,

我大量积累哲学、经济学、历史方面的书籍,

并且笔耕不辍地进行练习。

当孩子真正爱上一件事情时,他才会自我驱动,

会为了实现目标,逼迫自己不断寻求突破,

不断找到需要学习和练习的缺口,

让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

也许有时熬夜加班、废寝忘食,

但依然会觉得幸福,有价值。

鼓励孩子不断“试错”

记得有一期《非常静距离》,

霍建华讲起过出道历程。

小时候,他一直梦想当歌手,并不喜欢演戏。

为了接触到更多歌唱资源,

霍建华只好“曲线救国”,选择去演电视剧,

却没想到从此爱上了表演。

当霍建华立志当歌手时,

可能从未想过将来会走上演艺路。

同样,当孩子选择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其实也很难判定,它到底是对是错。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心流体验”,具体表现为:全神贯注地投入,

经常忘记时间以及对周围环境的感知,

获得了一种难以名状的乐趣体验。

如果一件事情,能够让孩子有心流体验,

那么,请坚持下去,

因为,这就是他“内驱力”所在。

尊重孩子的感受

前几天,舅舅打电话,聊起了表妹。

“钢琴学得好好的,说不学就不学了?

女孩子家家的,打什么羽毛球,

还有没有点淑女的气质?”

舅舅在电话那端气愤地“告着状”。

表妹从小生活优越,一直颇受宠爱。

但因为独生女,父母对她的期望值特别高。

弹钢琴,跳芭蕾,学画画,送她上最好的学校,

请最好的家教老师,排除一切干扰,

希望她成才。

高考时,表妹如愿考上了父母期待的中国人大,

但也同时宣布:从此以后,再也不碰钢琴,

她以后只打羽毛球。

这个决定,惊得舅舅舅妈下巴都快掉了:

四岁开始学钢琴,每天坚持练琴两个小时,

就算高考时,都不曾停歇。

花了那么多时间、精力、财力,突然就不碰了?

可是,这一次,谁也阻挡不了表妹。

她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听话,好好读书,

好好练琴,可是,我一点都不开心。

练琴对于我来说,每天都是煎熬,

安安静静地坐着钢琴前,

扮演你们期望的气质淑女,我受够了。

其实表妹从初中就开始打羽毛球了,

因为喜欢,还用零花钱请了教练。

每天在中午休息那会,偷偷去球馆练球。

她喜欢球场上厮杀的畅快感,

打完球之后大汗淋漓的轻松,

以及和对手不断周旋的心理较量,

那是弹钢琴从未有过的体验。

如果,一个人已经尝试过梦想的滋味,

那做其它所有的事情,都将成为一种将就。

安德烈说: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啊,

每个人都在走自己的路,

每个人都在选择自己的品味,搞自己的游戏,

设定自己的对和错的标准。

一切小小的、个人的生长愿望,

但是,却也是最持久的。

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是内驱的。

作家阿瑟?克拉克说过:我永远都没有长大,

但我永远都没有停止生长。

作为父母,可以询问,可以引导,

可以慢慢等待孩子自己生长,

但不要随意“控制”和“评判”,

淹没了孩子自我生长的渴望。

游乐场里气垫搭成的架子上,

一个三四岁的女孩正在十分费劲地往上爬,

刚爬一点,就掉下来了,

因为一直爬不上去,急得直跺脚。

不一会儿,妈妈冲过来,

“别爬了,这里太危险,你爬不上去的”。

“不要,我要爬。”

孩子倔强地反对着,

眼睛里闪烁着坚持的勇气。

“不行不行,我们到别的地方玩。”

说完,强行拉走了孩子。

过了一会儿,

我们又在玩沙的地方遇见了这个孩子。

我家娃正把自己的身体埋在沙堆里玩得很开心。

小姑娘看到了,也要这么玩。

“不行不行,把衣服弄脏了。”

她只好带着羡慕的眼神离开了沙堆。

其实,经常可以在公共场合见到这种场景。

孩子想自己去碰碰身边的

玻璃杯、有刺的花、插座,

甚至是蹦跳得稍微高一点,

就有随身的大人来阻止。

每到这个时候,

虽然我理解父母是担心孩子的安全,

但同时能深深地感受到孩子因为不被信任,

没有达成所想而产生的苦恼情绪。

我们这一代人,在幼年时,

在把作业做完之后可以跟小伙伴一起自由玩耍。

我们打过水仗,下过河游泳,

抓过螃蟹,抓过鱼,甚至还钻过山洞,

在野外烤过红薯土豆,很自然很生态。

所以童年对于我们而言,

是彩色的、丰富的、自由的。

而现在的孩子,享受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裕,

却陷入了极度的不自由中。

孩子磕了碰了,往往就会爆发家庭大战。

孩子之间发生冲撞,也很容易引起纠纷……

所以,对于年幼的孩子,

他走哪里,家长都必须跟到哪里。

家长累,孩子也很不自由。

生活中如此,在学业上,

我们的孩子们体会可能更加强烈。

前几天,一位妈妈因为陪孩子做作业

而“深夜怒吼”的事件刷爆朋友圈,

就是因为戳中了父母的痛点,引起共鸣。

虽然陪作业的爸爸妈妈们感到抓狂,

但若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一下,

或许他们更是委屈难耐。

“为什么我一做作业,

爸爸妈妈就变得凶神恶煞?”

“为什么是否做作业还需要家长签字?

搞得我像个犯人!”

也许当初流行这一做法的目的在于家学联动,

共同督促孩子学习,让家长也掌握学习的进度,

出发点是好的。

可是,尚且不论是否增加了家长的负担,

这样做真的对孩子好吗?

做作业,做手工,

其责任主体从孩子变成了“家长+孩子”,

削弱了孩子的本该承担的责任。

“反正爸爸妈妈帮忙。”

时间长了,孩子容易产生依赖心理,

往深里想,学校推行这样的制度,

家长被迫贯彻,是对孩子深深地不信任,

从效果上说,

也削弱了孩子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和内生动力。

对此,最近浙江一所学校叫停了家长签字的做法,

校长说,“批改作业是老师的基本职责”。

这项举措令家长拍手叫好。

做父母的是否也可以学学这所学校,

尝试相信孩子,解放自己呢?

曾经接诊过一名青春期的孩子,

因为考前焦虑而来。

在咨询中发现,

孩子对父母怀有很大的敌意。

他的母亲是全职太太,

自小学开始就一直陪着他做作业,

为他操心生活中的各种细小的事情,

到了他上初中,本来可以选择寄宿学校,

但是因为妈妈担心孩子吃不好睡不好,

还是放弃了。

孩子呢,因为不能脱离爸爸妈妈的地盘,

对此事意见很大,

之后就在行为和语言上与父母产生很多冲撞。

因为父母长期担任监督员和替代者的角色,

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并不是太强,

遇到学习上的困难的时候,虽然想做好,

但是常常事与愿违,因此变得特别焦虑,

每次考试都不能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

在咨询的过程中,我们尝试与父母沟通,

让父母渐渐放手,慢慢树立孩子的信心。

很可能很多家长也有同感,

我们正在陷入这样一个怪圈:

当父母的,

不仅要承担工作上和生活上的压力,

还要事无巨细地为孩子打点一切,

感到十分疲惫。

当孩子的,

却觉得父母的付出很多时候是一种监督和管控,

孩子觉得被重重的关注压得喘不过气来,

极度渴望自由的生活。

陷入这种模式以后,

大家都觉得别扭,试图找到出口。

有办法改变这种怪圈吗?还是有经验可寻的。

放平心态,不做完美型父母和孩子

我们生活的环境,

会有这样那样的人和培训机构告诉你:

“再不开始,孩子就跟不上了”

“0起点,孩子很吃亏。”

“做事情就要做到最好。”

贩卖焦虑感的背后其实是利益,

所以,那些话,听听就好,

千万别化作你家娃的压力。

也许跟孩子同学的父母相比,

你做得并不那么好。

也许我们的孩子,跟牛娃还有很远的距离。

但是,我们那么可爱的孩子从未嫌弃过我们

没有别的父母地位高、有钱、有貌,对不对?

我们又有什么理由,

明里暗里指责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娃呢?

有段时间,我家娃特别爱洗碗,

每天吃完饭就去争着洗碗。

当然,他洗碗的时候是水花四溅的,

甚至还会打碎一两个碗。

当妈妈的我,仍然鼓励他洗,

尽管需要把他洗过的碗偷偷再刷一遍,

还是极大地鼓舞他洗碗的热情。

当孩子还做不好的时候,

我们需要的是坚定地站在一边鼓励他探索,

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与适当的帮助和引导。

一旦他掌握了方法,

我们更多地是需要担任一个粉丝,

一个善于鼓掌的好伙伴。

深深地从心底里相信孩子

孩子的信心,

是由一次又一次成功体验慢慢累积起来的。

但在他摸索的初期,

很可能是需要经历混乱或者失败的。

同事的女儿刚上小学的时候,

跟其他孩子一样,

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也不知道作业是什么。

智慧的妈妈找了一个空白的本子,

每天引导女儿把作业写下来,

做完一个打个勾勾。

一开始,孩子会出现各种状况,

丢了作业本,忘记了作业。

但妈妈没有批评她,

而是相信她肯定能做好,对现状采取“忍+等”。

时间长了,女儿自己知道怎么做了。

再没有忘记过作业,成绩也很优秀,

尊重孩子,把孩子的体验权还给孩子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曾经指出,

孩子如果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

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

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

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

如果成人阻挡了幼儿的探究行为,

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

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

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

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能否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

鼓励孩子多更多的探索和体验,显得非常重要。

以恋爱为例,

孩子就算看再多的理论书籍,

在感情上还是会很幼稚。

只有她亲自去经历了暗恋、恋爱、失恋等等,

有丰富的情感体验,

她才会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伴侣,

愿意跟什么人长期共处。

简单粗暴地剥夺其体验权,

只会让孩子付出更大的代价,

比如年龄很大了尚不具备识人的本领,

恋爱和婚姻中经历受骗。

比如习惯了父母解决问题,

工作了还再不断因为小事向父母求助,

甚至是持续地啃老。

我们深深地爱着我们的孩子,

渴望把最好的一切都给他,

这是父母共同的心愿。

但是,养育孩子,就是一场目送,

无论我们多么爱他,也陪不了他一辈子。

只有我们深深地相信孩子,

把孩子的体验权充分地还给他,

孩子才能真正地有能力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最好的爱孩子的方式,从来都不是大包大揽,

而是让他在实践中摸索到正确的方法。

一句“我信你”,就可以让孩子更自信,

也更容易发现自身的潜力和内在的力量。

这,才是我们留给他的宝贵财富。

(本章完)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