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联郑(中)(1/1)

“解决倾楚贵族啊。”

既然要寻求苏国帮助镇压郑国内部的倾楚贵族,那就说明筠姬在郑国朝中统治也不是很稳定嘛。

如果她在郑国朝中很有势力的话,那她完全可以单手碾压倾楚贵族嘛,完全没必要向苏重城求助吧?所以归根结底来说,还是筠姬依靠她的势力无法解决倾楚贵族才需要求助苏重城啊。

筠姬自己解决不掉朝中倾楚贵族,于是来求助苏重城。

自己解决不掉,所以向别人求助,按统治力百分比计算的话,无法解决倾楚贵族的筠姬的统治力应在百分之五十以下,乃至处在一种和倾楚贵族微妙平衡的局面。

甚至于主动向外求助的筠姬很可能在与倾楚贵族的斗争中处于弱势,如果她真的有优势的话,她也不至于去求苏国这个有世仇的国家了。

也就是说……现在郑国形势仍不太明朗,筠姬未必肯定能解决倾楚贵族,倾楚贵族反而有可能解决筠姬。

这样一看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这不是个一本万利的买卖,而是一场容易引火****的大赌啊。

把赌注压在筠姬身上,赌中了一切都好说,若是赌输了,那可就一切都完了……

这要压的赌注不小啊,苏重城慨叹了一声,询问道;“敢问郑伯,若是在下帮您搞定了郑国朝中倾楚的贵族,苏国能拿到什么好处?”

在选择帮筠姬之前,苏重城有必要确认一下赌赢之后拿到的利润。

如果赌赢后得到的利润不足以冒这样的风险,那苏重城就没有理由去帮筠姬了,趋财趋利也是要看能拿多少利润的,拿的利润不多还要冒那么大的风险,那是蠢货才会干的事情。

“好处?”

筠姬一怔,蹙眉道;“郑国赔偿苏国的那些还不能算是好处么?公子你还想要什么好处?”

“您之前提的那些也能算是好处吗?”

苏重城嗤笑一声,“我跟您直说吧,那不是好处,那只是您展现诚意的一块筹码而已,是我们合作的基础,而不是好处。那是两百年前郑国欠下苏国的,您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赔偿了应该赔偿的。举个例子吧,您为了埋藏在土壤深处的宝物挖了一个坑,您把宝物挖出来了,过了一段时间又想在坑上建一栋楼,那就应该先把这个坑填埋起来,您想想,不把坑填埋起来怎么建楼?不要理所当然的认为宝物是您的,楼也是您的,天底下哪有那么好的事情?”

“世间安得双全法,您既想要宝物,又想建楼,又不想埋坑,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啊。”

苏重城说,“就像很多富豪权贵在享受一生风光后出的感叹,一辈子山珍海味,快要撑死的时候,又开始羡慕别人碗里的醋熘白菜,您还真想把天下的便宜全占干净了不成?知不知道有多少人辛苦奋斗一辈子,就是为了能尝一尝您碗里的肥肉是什么滋味?”

“您是知道的,您所有的痛苦与困顿,都是您自己一个人的事情,您的生死,不关任何人的事。”苏重城说。

“单论偿还来说……”筠姬看着苏重城,“您要求的未免也太多了吧?”

“偿还这不是一句话的事情。”

苏重城摇头,“如果可以,我不想细谈偿还这种事。你们郑国两百年前欠下的,不止是那些麦子,不止是那些土地,而是每一个辛苦耕耘最后被夺走麦子的苏国人,那场战争不是数字,那是每一条苏国人的命,每一升苏国人的血,每一处战火蔓延的地方,每一滴苏国人留下的眼泪,您当小国就不是国么?那我现在告诉您,您所认为的代价昂贵,您所谓的偿还,远换不起我两百年前因战争死去的、流离失所的、饿死的苏国子民。”

苏重城直视着筠姬的眸子,“现在的你没有资格谈偿还这个词,两百年前的郑庄公更不配谈偿还。”

“不配?”筠姬笑了,“既然不配,公子为何愿意和我谈?为何要求我偿还?”

“我想您应该是搞错了。”

苏重城也笑了,“那是国血,那是本属于我苏国的东西,偿还?不是,是拿回本属于我的东西。有光复旧日山河的机会,我有理由拒绝吗?一件能被所有人永远铭记的事情,我不能拒绝它。”

“你想拿回什么?”

“当初你们从王室手里拿来的苏国土地。还有割走的麦子,我要十倍。”

“十倍?”

“没错,十倍。”

…………

苏重城要求筠姬十倍奉还当初割走的麦子,筠姬很痛快的就答应下来了。

说是十倍,其实那些麦子并不多,郑国当初割走苏国的麦子主要也不是为了抢粮食,不过是因为当初郑国和王室有矛盾,郑庄公有不臣的心思,于是找了个由头挑衅王室。

说白了,割走的麦子不过是一个由头而已,实际上割走的麦子并没有多少。郑国匆忙入境割走苏国麦子,想来也没割走几亩地,能割走一百石就不错了,说不定还要更少。

春秋时期的人就是这么淳朴,因为一些粮食就涉及到尊严打起来了,这样的事情放在春秋屡见不鲜。

听起来真是有意思,放在二十一世纪怎么说也要交涉一番吧?要是放在大国对小国之间,说不定还会主动送些粮食援助贫苦小国呢,二十一世纪怎么可能因为这种小事打起来啊。

春秋时期的人真是太淳朴了。

嗯,先撇开春秋时期的人淳朴不淳朴的问题不谈,回归正题,总而言之呢,郑国没有割走苏国多少麦子,苏重城要求割走的麦子十倍奉还,撑死了也不过一千石,郑国地处中原,是各国的交通枢纽,农业、经济达,作为一个千乘之国,一千石的麦子还是拿得出来的。

说穿了,主要还是面子问题,两百年前的郑国夺走了苏国的麦子,两百年后的郑国将麦子十倍奉还,这一切主要还是因为苏重城想为苏国挣面子。

…………

苏国,已经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中原小国了。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