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第171章 差异根源(1/1)

第三十六章差异根源

姜会新的讲课,准备非常充分,可能是勾起了他在美国数十年的沉思,也可能是启动了他研究课题的强烈兴趣。

他对美国警察的体制非异常反感,这与姜山了解的有关情况绝然相反。

当他谈及美国警察体制时,极其反对各管一块的嚣张拔扈,暴力执法时有发生,就因互相监督不力。

特别到了县一级的警察机构,直接就统管着一切执法活动,具有极大的伸缩空间。

姜会新的讲课,每进行一节后,就可能提问,很开放,互动的效果非常明显。

他不时频频点头大笑,并真诚地鞠躬,向提出精彩问题的队员表示真诚的感谢。

他直言不讳地表示,“这次授课的题目,让我找到最美好的感觉,也找到沟通两国公民的最佳工具。我将为去美国进行商务活动或者公务活动的中国公民,提供一份最真实、最直接、最直白的白皮书。”

“感谢你们的积极参与,我出书后,将送给提出精彩问题的朋友一本。你们称得上这本书的小白鼠。”

他风趣幽默地语言风格,掺杂着英语与汉语,让队员们有着身临其境的真实感。

课堂上提问的队员,也非常自觉地用英语发言,营造出极好的氛围,随和热烈。

良好的学者修养,健康的体质体魄,姜会新一上午几乎就没有坐下来休息过。

只是课间休息十分钟时,到洗手间后,回到休息室坐了片刻。

期间,他还给几位有问题没有在课堂上提出的队员,进行了短暂的沟通交流。

他爽快地把电话等联系方式,留了下来,承诺到美国遇到难题,需要他时,他可以全力协调。

特别强调,有用得着李昌钰的地方,尽可联系。

他毫不客气地声称,自己在李昌钰的成长进步过程中,是起过较大作用的。

姜山知道华人在美国上层社会里,是非常团结的,姜会新这样做,一点也不奇怪。

姜山在课时即将进入尾声时,也提出了一个问题。

“请姜先生评论一下中国人与美国人的价值观问题。希望以您自己的标准进行评价。”

姜山提出让姜会新以自己的标准评价,是对姜会新的极大信任与趋同,更想知道这位数十年美国生活华人的真实想法。

姜会新拿摆放在讲桌小碟里的湿巾,擦拭掉额头的汗水,又拿起纯净水喝了一口,两眼静静地直视着姜山。

他思虑了一小会,看来这个问题,他在备课编写课件时,没有考虑到,略为梳理了头脑中原有的观点和看法。

“这是个极大的题目,看似与这次授课内容无关,却是最为根本的,需要首先了解透彻。”

他把问题的重要性一强调,接着就展了对比。

“我个人的理解,核心价值观都是源于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的。比如中化民族的文化精髓,就是天人合,仁义礼智信,核心就是和谐。”

看来,他对中华民族文化很有研究,直接讲出精髓来,姜山不由赞同地点着头。

“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就是一个民族崇尚什么,鄙视什么,哪些是人们值得付出生命的信念,什么样的人是优秀的人,等等。”

他边说,边用眼睛朝着课堂上的队员看着,两手高高举起。

课件上没有这些内容,他在利用自己的肢体动作,向队员们表述着自己的观点,并形象具体化。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自己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及灵魂人物,正在越来越引起西方学者的重视,比如老庄、孔孟等儒家道教的学术,已经在西方学者当中广泛研究着。”

“中华民族价值观,就在这些优秀人物身上身体力行,并流传至今,称得上源远流长,经过了数千年历史检验,辉煌而灿烂。”

说到激动处,姜会新挥动着双手,猛烈地伸展开去。

“美国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个人主义和自由、民主、法制。核心是个人主义。”

“这里,我要强调一下个人主义,美国的个人主义,不是我们中国传统意义的个人主义,与自私自利无关。它体现着美国人崇尚独立自主、机会均等、尊重他人的哲学理念。”

姜会新见这样空洞直白的讲解,没有打动队员们,甚至有的队员听着,脸上流露出不甚理解的表情,于是话锋一转,举起了例子。

“还是让我来给大家讲个故事吧。也许这样才能更好地阐释这个问题。”

他的语气平缓起来,“我读大学时,同学中华人极少,美国人的个人主义理念,加上种族歧视影响,我在同学中几乎没有朋友,极难溶入他们当中。”

“这种情况下,我把全部精力投入疯狂的读书中,年年拿到最高的奖学金,也没有让我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他们更加歧视我,我最终也在校内外的华人中找到自己的朋友,才有了归宿感。”

“后来,我也慢慢地接受了一些他们的价值观,从他们当中找到朋友。比如我的太太,尽管是位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但是她是对中华文化充满了兴趣,最终成为研究中华文化的专家。”

姜会新先生如同回到过去的生活一般,娓娓道来。

“通过与太太共同生活,更多更广泛地与美国人打起交道来,我也渐渐理解了他们的行事方式,全源于自己的价值观。”

“鉴于,此次授课为了帮助诸位到美国开展公务活动,我在此提供三点注意事项。一是在中国大陆长大的人,核心价值观已经形成,极难溶入当地美国人圈中,也不容易溶入新生代华人圈中。”

“他们最容易接触到的,只有如我这种既受到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又暗恋着祖国的白皮黄瓤老顽固们。”

“二是对美国人特别是美国警察,一定要学会互相尊重,他们虽然骄横,但是特别恪守法律,重视程序,几乎到了机械照条的地步。没有规定的坚决不会执行,只要有了法律规定,执行起来非常到位,不打丝毫折扣。”

“三是学会说话,美国人讲话直接,不拖泥带水,不隐晦含糊。但是,提要求就是提要求,无需客气,简单直白最好,只要他们答应,极少虚为委蛇的。这是与中国大陆的区别。否则,以大陆的说话方式,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姜会新的讲课,进行到中午十二点半才结束,拒绝了姜山单独安排的餐室。

他意犹未尽地与队员一起,打了份自助餐,边吃边与队中们聊天,就个别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他特别感兴趣年轻队员们对于一些美国行事方式的理解,对年轻队员接受的美国文化浸透,大感惊讶。

他对姜山不解地感慨“大陆年轻一代对美国文化价值观,接受得如此纯粹,如此深刻,令人始料未及。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都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关注与陶醉,却正被自己的子孙所遗弃,可悲可叹啊!”

他摇动着充满智慧的头颅,表示了无法理解。

姜山望着姜会新这位美籍华人,旧中国时远赴美国求学,大半生在美国度过,耄耋之年终于理解了中化传统文化。

他虽心生敬佩,但心思还牵挂着自己承担的任务。

那些马傅莹们,在自己大陆当官父辈全力支持下,远赴美国,正在接受着全盘的美国文化洗礼,不论糟粕还是皮毛。

猎捕他们,还需要了解美国文化,找到他们在美国自成圈子的活动规律,一切都将迎刃而解。

此章加到书签